
1、这样的情况很多,养出一身懒病的孩子,必定不能适应这个社会。
2、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曾国藩
4、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
5、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
6、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7、“读书以训诂为本”
8、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9、意思是:只有天下最诚实的才能胜天下最虚伪的,只有天下最笨拙的才能胜天下最灵巧的。所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的工作,怀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最终肯定会有所作为的。
10、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1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2、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13、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4、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
15、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曾国藩
16、人要健康、长寿,就应该少烦恼,少生气。心胸宽而天地广,这样生活才能愉悦、舒适。活的自在,快活,快乐,才是真正的养生。
1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8、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19、以上可见曾国藩十分的俭朴了,而他的子女也一并保持着这种俭朴的家风,个个混的十分有出息,跟那些吊儿郎当的富二代十分不同。
20、一个人在世间立身,应该谨言慎行,不乱说话,不说谎话。“是非之因多出口”,言多必失,要分清说话的场合,时间,掌握说话的分寸,这是人最基本要做到的事。
1、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曾国藩
2、“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曾国藩始终坚信:一勤天下无难事。从小时候的勤奋好学一直到在军营中,要求着自己不管是什么样的恶劣天气和环境,都一定要早起,“闻鸡起舞”;曾国藩将勤发挥到极致,真不愧为“千古第一完人”。
4、【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曾国藩
5、第四,宝。“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所谓“人待人,无价之宝也”。以邻为宝,和亲睦邻,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尤其是邻里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有时候有些邻居甚至胜过亲人。
6、曾国藩说“读书以训诂为本”。就是说,读书做学问,应该逐字逐词的了解意思,才能正确理解,而不至于曲解误解。训诂就是一种求真求实的读书方法。欲要学而有成,训诂是读书的根本。
7、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事乖张,尊师如尊亲,出则和睦乡邻,以行德义。惟德惟贤,各妻其妻;
8、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后人评价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历经百余年而长盛不衰,曾氏家族人才辈出,这和曾国藩的家教家训有着密切的关系。
9、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10、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
11、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12、而在现如今,很多子女娇生惯养,这也不愿做那也不愿做,十分懒惰,养了一身懒病。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一个学生上了大学,连袜子都不会洗,自理能力十分差,读到一半退学了;经了解,原来孩子在家时十分懒惰,什么都不做,全由父母包办。
13、意思是: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留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14、对这八个字,曾国藩自己作了简单的解释。“八字意为:诚修祭祀、善待亲族邻里、起早、打扫卫生、读书、种菜、养鱼、喂猪。其中“书、蔬、鱼、猪”是居家之事;“考、宝、早、扫”是治家之法。
15、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③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曾国藩
16、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曾国藩
17、意思是: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不赖床。这对有拖延症或是懒惰的人来说,是极有必要的。
18、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19、在穿着上,曾国藩和他的家人穿着平常老百姓一样的粗布衣服,只有一件天青缎马褂在新年和重大庆典上穿上;在饮食上,曾国藩不像其他当官的那样,满桌子山珍海味,而是每顿饭只有一个菜,这怕是搁在寻常百姓家也十分难得;在居住上,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出钱让曾国藩把旧宅翻修一下,被曾国藩霸气拒绝。
20、曾国藩以此为家训,经常要求自己和家人,以俭持家,勤于治学。
1、意思是:学会勤俭过日子,富的时候不骄傲,贫的时候不气馁,由俭来打理自己的生活。
2、意思是:将利益与他人共享,他人心存感激,就不会背叛你,所以说“轻财足以聚人”。律己甚严,使他人心生敬意,自然就肯服从你了。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凡事带头去做,才足以领导他人。
3、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
4、其意为:一个家庭只有保持俭朴的传统才会兴旺,人只有保持勤快身体才会更加健康;既俭朴又勤快的人,生活上便永远不会贫贱。
5、意思是当官以不收贿赂为本。古语说“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即使官员清廉,也会收取很多钱物。做官不是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是能够为国为民分忧解难,枉法贪赃,忘记居官根本,不会有好的下场。曾国藩身居高位,却能教育家人子孙要清廉为官,品德高尚,值得尊敬。
6、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7、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8、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9、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10、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
11、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2、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曾国藩
1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14、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5、曾国藩家训八大名言
16、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17、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8、第二句话是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19、吃饭要快,不要浪费时间。
20、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曾国藩
2、“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3、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5、意思是:告诫自己的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修身养性。
6、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
7、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8、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9、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10、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曾国藩
11、曾国藩是我国晚清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臣,他被誉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他自幼勤奋好学,六岁开始就能读书识字,八岁熟读四书五经,他在道光年间中了进士,然后一路官运亨通,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曾国藩无论是在文治还是武治上都有卓越的成就,他攻克太平天国,严以律己并且在洋务运动方面也有着很开明的观点,曾国藩之所以能够立于人群之中,曾国藩家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12、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曾国藩
13、一天夜里,晚年的曾国藩睡不着,秉烛夜读后写下了此联。老子曾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地间的事,没有绝对的福与祸,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同理,难境与易境,乐处与忧处,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两面。
14、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5、后面三个,蔬、鱼、猪,即种菜、养鱼和养猪,代指“耕”,保持农耕生活方式,健康而又朴实。
16、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7、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18、第三,考。“考”就是“孝”,指祖先祭祀,敬奉考妣,不忘先辈教诲。很多事情你如果没有经历过,是无法完全想象的。孝道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君子以立本,本立而道生。一个连自己的双亲都不能孝顺的人其他都免谈了。
19、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2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3、第二,扫。要干净,要整洁。其实扫地也是一门学问,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人能够把地扫得干干净净,就说明他做事比较细心。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4、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5、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6、内容太多,不一一列举!
7、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应该时刻教育子女,以俭朴为得,不可铺张浪费;如在金钱上,合理消费,合理理财;在物资上,珍惜资源。
8、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曾国藩
9、人要有忧患意识,明白身上职责,莫要贪图享乐。所谓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10、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曾国藩《致吴竹书》
11、曾国藩一生戎马生涯,行军能不扰民,值得肯定。行军本是为民,若是扰民作乱,那本末倒置,忘记根本了。一支作风不良的队伍,失去了民心,也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拥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投身戎马,应当谨记,维护了百姓的长治久安,才能深得民心民意。
12、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3、“行军不以扰民为本”
14、只有俭朴之人,才会懂得珍惜;当然,过度的俭朴也会适得其反,成了吝啬,这其中的度也要把持好。
15、第一,早。一定要早起,因为自然的规律就是早睡早起身体好。曾国藩一生以身作则,每到黎明就起床,一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曾国藩讲看一个家族的兴衰就看他的子孙什么时候起床。
16、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战天京》
17、第五,书。就是读书治学。读书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了,一来为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二来好学成风,成就书香门第,三来知书达理,修身养性。
18、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19、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20、“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句话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