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体罚的范围、程度
2、体罚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对未成年人的体罚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家庭内部的体罚;二是教育机构的体罚。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发生在教育机构的体罚,是在学校教育背景下教师对学生身体进行的惩罚。实施体罚的是中小学教师,受罚者是在校的中小学学生,因此,体罚的行为主体是中小学教师,行为客体是中小学学生的物质性人格权和生命健康权。
3、首先,作为一个老师必须要上好一课堂。想要上好一堂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例如,备好课。这里的备好课不单单是对要传授的内容如何熟练,你还要尖对班里不同群体的学生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
4、其次是班主任层面
5、一、勤字当头。一勤天下无难事,作为老班要常下基层勤走走,和学生打成一片。不是自己的课,有时转转看看,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勤过问班级情况,了解班级动态,常向班委会了解班级纪律,班上有无上课时调皮捣蛋的,哪个学科学生纪律差的,做到心中有数,想法子来治治,对于特难肯的钉子户可以打外围战,必要时惊动他们的父母,家校联合起来共同治理。
6、教师直接责打学生身体必须是在其他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实施。惩戒前应该坚持先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先提醒学生,给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只有说服教育不起作用时才可以轻微地责打学生的身体。
7、课堂纪律的好坏决定每节课质量,如果任课老师无视课堂纪律,甚至不管,无形中加大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的难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和龙头,面对上述情况,班主任应该亲力亲为采取对策解决。
8、回到家里听听孩子对这事情有什么解释,根据与老师交流和孩子的解释,对孩子在
9、让学生长时间从事剧烈运动,如:罚跑步、罚俯卧撑、罚单腿跳等;罚跑又分为穿鞋跑和赤脚长跑等。(
10、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找不到的方法。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真的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11、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督促并帮助孩子制定适应孩子自己的学习计划。要培养
12、作为家长对于这问题要一分为二看,首先找出孩子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原因,真对
13、一个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水平决定了学校大环境的好坏。比如学校政教工作的管理水平能否让学生行为有序,具备纪律意识。
14、有时候惩罚不但不能起到制作错误的发生,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鼓励错误的发生,有一个幼儿园为了人家长按时来接孩子放学,规定迟到十分钟就罚款10元,结果呢?迟到的人反而越来越多,家长们本来还觉得迟到挺不好意思的,这一罚款马上把自己的不安转变成了理所当然,迟就迟吧,你就10块钱的事,后来幼儿园不得不取消了这项规定。
15、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是必不可免,如果都推到班主任身上对于老师是不公平的。
16、还有就是学生层面
17、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影响同学学习,经常犯错的孩子,作为老师应该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谁是组织者,谁是起哄者,谁是被迫去做的。这些孩子在班级的人缘怎么样?特长是什么?
18、辛勤工作。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可定是参差不齐,不可能每个班级都管理的很好。
19、的不同意意见。帮助孩子分析这件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明白自己身份是学生,上课必须遵守
20、当孩子不遵守纪律的时候,父母不能第一时间训斥孩子,如果你没了解清楚说孩子,可能导致
1、体罚的构成要素是判断教师的行为是否构成体罚的关键因素。体罚的要素主要包括:
2、战斗在一线的老师来强答一波。
3、问题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改正缺点。
4、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一环,班级是完整的细胞。这个细胞要保持健康,离不开班主任的
5、四、严控体罚,明确教育惩戒程序
6、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任课老师需要来管理纪律的话,课堂效率是很低的。遇到纪律不好的班级,你可能课都上不下去。即使老师很凶,学生惧怕,也是治标不治本。
7、此外,我国还应该考虑建立专门的惩戒学生的机构或部门,例如,美国部分州规定教育惩戒由副校长或教务主任实施,并且在班主任等专人监督下避开其他学生在专门地点进行。
8、举例来说,我学校就设置了纪律管理志愿者制度,由表现良好的学生当志愿者,在值日老师的带领下对全校学生在课余的时间段进行监督,因为每位学生都佩戴校卡,所以能很好的记录学生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进行奖惩。
9、“变相体罚”的概念不明晰,不是正规的法学概念,变相体罚常指教师为了维持教学秩序,不直接对学生的身体诉诸拳脚和工具,而是间接地处罚违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使受罚者身心感到痛苦或者屈辱的惩罚方式。体罚伤害的是学生的身体,侵害的是学生的物质性人格权、生命健康权,而从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来看,变相体罚侵害的是学生的精神性人格权,主要是隐私权、名誉权、人格尊严权。体罚和变相体罚有以下区别:
10、三、发动群众。学会走群众路线,依靠相信学生,发挥班干的作用,让学生来管理学生,有时学生之间的沟通比你老班要好,有的学生不会向你敞开心扉的,毕竟有代沟,可学生之间不存在,更能打开心结。一切班规班纪,都要相信依靠群众,班荣我荣,形成正能量。多开展一些活动,凝聚班级力,促进良好班风的行成。
11、孩子出现反感和逆反心理。首先家长与班主任交流,了解事情的原因,做一个大概的判断。
12、关于初一班级课堂纪律差,上课乱哄哄这个问题,相信很多的初中老师都会经历过,至于说怎么办,那就应该首先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了。孩子们刚刚进入到初中学习,会遇到很多的新同学,交到很多的新朋友,同样面临他们的是新环境和新老师,有这样的情况不足为奇,我简单说一下我的个人看法吧。
13、当初我也特别奇怪,为什么这种“奖励”错误的方式反而阻止了错误呢?后来我想想了想,应该是这样一个道理:稍微大点的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也能分清基本的对错,她们认为自己犯错之后受到批评和惩罚才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事实出乎她们的意料,后来不但没受罚,还要奖励她们,稍微有点自尊的人都会因此而感到羞愧,两名女生甚至不好意思接受赏金。
14、言归正传,看了夏山学校的这个例子我觉得当学生在课堂上违反违反纪律,屡教不改时不妨换一种思路,给他一些小小的奖励,比如一颗糖等,毕竟四年级算是大孩子了,自尊心还是比较强的,我觉得这种“以德报怨”的方式会更容易让学生认识错误并改正,您觉得呢?
15、让学生长时间维持特定的姿势,如:长时间罚站、罚跪、罚晒、罚半蹲等;罚站不仅仅指在教室中罚站,还有在烈日下、在暴雨中罚站,更有甚者,罚站还演变成了“金鸡独立”或“四足顶地”等。(
16、教师这个岗位真的太重要了!
17、只有严格遵守教育惩戒程序,才能严控体罚。我国可以借鉴韩国和美国的法律,制定惩戒的程序,从而减少对学生的伤害。我们认为,教师在对学生的身体进行惩戒时,应当坚持以下程序:
18、为了使体罚的概念更为明晰,我们认为还应该采用早期的界定方式,可以将体罚定义为:在学校背景下,教师通过对学生身体实施击打,使学生肉体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的处罚方法。这种界定简洁明了,实践中易于辨析,并且能够跟教育惩戒和所谓“变相体罚”相区别。
19、的习惯,那么孩子便不会再出现课堂不遵守纪律的行为。
20、方式和手段不同。惩戒的方式主要包括心理惩戒和身体惩戒等。心理惩戒的方式主要有当众批评、心理暗示、与家长沟通等等,心理惩戒只要不造成学生生命健康的损害,我们不认为是体罚;身体惩戒主要有罚站、罚跑、罚学生抄课文等,身体惩戒只要不造成学生生命健康的损害,我们也不认为是体罚;体罚的方式比较单一,我们只认可对学生身体的惩罚才是体罚,它通过直接摧残学生的肉体使学生感到极度痛苦来达到教育效果。
1、其次,调节好课堂的学习气氛。如果整节课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课台上讲,还样的课堂气氛肯定调节不起来。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让学生学会学习,老师在课堂上只作指导。老师结合讲、读、写等方法贯穿全堂。
2、首先是学校层面。
3、一个班级的学生组成决定了一个班级基础。比如说我们学校的住校班纪律就明显优于走读班,因为住校班大部分来自乡下小学,成绩更好,性格更乖。走读班学生成分复杂,很难管理。
4、一个老师想要维持课堂纪律,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5、我们通过对国内外一些资料的研究、借鉴与参考,重新界定了体罚的范围、类型和程度。
6、教育惩戒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身心发展特点等因素来实施。对学生进行处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而且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个别学生有必要坚持不公开原则,以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7、作为一名授课老师,不管班级纪律,我想也是你的失职,是一位不称职的老师。良好的班风是靠大家共同努力的,不要把班级纪律完全推给班主任,学生评价老师心中有杆秤,越严格的老师学生越记得你。
8、可以这么说,班级纪律管理好坏从来都不是一个任课老师的责任。
9、总的来说,任课老师好好上自己的课,纪律方面不是我们能决定。纪律好是一节课,纪律差是一节课。与其想要改变别人,不如安放好自己的心态。做一个佛系老师不是很好,给学生做一个榜样,不要动不动就想着管理别人,无为而治才是境界。
10、课堂不遵守课堂纪律这件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把判断慢慢讲给孩子听,听孩子对着判断
11、体罚与教育惩戒有着本质的区别:
12、相信许多人看到这里一定会感到惊讶或者不屑,犯错的孩子还要奖励他,那不是鼓励他,甚至鼓励别的孩子也犯错吗?大家还是看我下面的分析吧。
13、一、体罚概念的界定
14、不管怎样,老师想要维护课堂纪律,必须要具有过人的人格与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份对学生对教育的热爱。
15、学生经常犯错,不学习,扰乱班风,干扰课堂。
16、学校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这是一个集体的坏境,孩子们破坏了学校的学习氛围,有必要通知各位家长们,一起帮助孩子们改掉自身的不良行为,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教育都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环节,缺一不可。
17、孩子遵守规矩的习惯,无规矩不能成方圆,从小事做起,孩子自然能形成遵守规矩
18、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堂纪律差,主要还是在于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足、修养不够、业务不熟,需要老师不断提升个人师德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素质,每一个真正成熟、优秀的老师,其实都有一套独具魅力的良好课堂管理策略!
19、让学生过度从事特定的工作,如:超负荷地罚写作业、抄写课文,罚过度劳动等。(
20、谈到上课纪律,99%的人想到的是约束和惩罚性措施,比如对课堂上捣乱的学生进行批评、罚站、甚至被赶出教室教室等,但是我下面介绍的这个办法恰恰截然相反,是用“奖励”性质的方式调节纪律的。
1、再次,老师想要维护课堂纪律,老师必须有人格。有人格就是值得学生尊重。要想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还一定要尊重、关爱学生,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2、教师惩戒学生前要向学生讲明理由。老师对学生进行惩戒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学生因违反纪律造成对课堂和校园秩序的破坏,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听老师的反复教导与训诫等。
3、那么课堂纪律的好坏取决于什么,应该从学校、班主任、学生三个角度来说。
4、二、体罚或变相体罚与教育惩戒的区别
5、班级课堂纪律差的责任,毫无疑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不作为。当然,也跟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有一定的关系,某些屡教不改、毫无自觉性的孩子确实比较麻烦;但是跟家长的放任不管就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了,不要啥事都能扯上家长,让家长来做“背锅侠”!对于老师的主要责任,笔者具体来谈三点:
6、直接过度责打学生的身体,如:打耳光、扯头发、揪耳朵、打臀部、让学生自打或互打,甚至在学生脸上刺字等。(
7、二、沟通协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是一个纽带,一方面是学生的管理,令一方面授课教师的协调。十个指头有长短,一个学校不是每个老师都优秀,工作非常出色的,你所聘任的授课教师都能震慑住学生,。对于管不住学生的,你就要多费心多与这课老师沟通,协助他把班级纪律管好,不能放任不管,认为那些该学科教师的事,不必干预,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坏习惯,影响其他学科的纪律,甚至造成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的局面。
8、全面了解情况,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个突破。在我求学生涯中,高中的班长就是班上最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从最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变成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好班长,成长的特别快。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学生,被他治的服服帖帖的,成绩也有长进。
9、程度不同。这是体罚与教育惩戒最根本的区别。二者虽然都是通过实施惩罚使学生感到痛苦来达到教育目的,但痛苦的内涵和程度不同。教育惩戒是通过对学生施以轻微程度的身体惩罚,使学生在惩罚中悔过自新,从而“不愿”再去犯错,并且教育惩戒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体罚则是通过暴力的方式使学生惧怕皮肉之苦,从而使学生“不敢”犯错。体罚的程度一般都超出了未成年人身体承受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