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刚,毅,木,讷近仁
5、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6、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克己复礼为仁
9、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1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1、父子温、良、恭、俭、让
12、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5、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8、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19、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0、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1、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12、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3、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捐者有所不为也
14、小人之过也必文
15、其身正,不令不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6、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当仁,不让于师君子贞而不谅
20、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朝闻道,夕死可矣
3、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4、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5、巧言令色,鲜矣仁
6、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8、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9、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礼之用,和为贵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9、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4、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辞,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枨也欲,焉得刚
1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4、德不孤,必有邻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7、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也之者
18、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