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智贤,字伯愚,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学术成果丰硕,其中《心理学大词典》更是成为了我国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小编将深入探讨朱智贤及其《心理学大词典》的相关内容。
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流派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出发,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主张建立以真诚、接受和理解为基本要素的良好师生关系。这一流派特别关注对人的潜能的认识、需要或动机层次说等理论主张。
朱智贤,字伯愚,江苏省赣榆县人。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教育系,后赴日本任东京帝国大学研究员。抗战开始后,他回到国内,致力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
在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普通心理学为1个分卷,共1580多个词条。而在本辞典中,这三个领域则分立为3个分卷,词条数目分别为848条、649条和894条。还新增了心理测量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交通与环境心理学等分卷。
《心理学大词典》共14个分卷,涉及18个学科,收录心理学专业术语近万条。作为中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工具书,它在国内外心理学界具有重要影响。
朱智贤教授的学术成果丰硕,其中《心理学大词典》和《儿童心理学》等著作堪称经典。这些著作对我国乃至国际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心理学大词典》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是我国心理学领域的里程碑之作。
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以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而闻名。他的理论对心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智贤及其《心理学大词典》在我国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学术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国心理学的研究,也为世界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