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问答

高考高频成语及解释 100句文案

时间:2024-07-01 12:03:09 科普问答

一、高考高频成语及解释500

1、例句:国民党的阴谋被揭露后,他们对这个爱国人士耿耿于怀。

2、入木三分: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3、【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4、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作贬义。

5、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若的境地。

6、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等。

7、【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8、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9、例句:这个故事被老师讲得饶有风趣,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10、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1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12、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13、例句: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14、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15、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6、【处心积虑】: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17、语文压分是指在考试或者评测中,为了在分数上获得优势,使用一种特定的语言模式,通常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不符合考试或者评测的要求,但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数。

18、良莠不齐,无所不至,明日黄花,评头论足,休戚与共,置之度外,翻云覆雨,弹冠相庆,无可厚非,不胫而走,身临其境,期期艾艾,耿耿于怀,因人成事,耳提面命,耸人听闻,咬文嚼字,处心积虑。

19、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令人”后。

20、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二、高考高频成语及解释2021

1、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2、因为汉语中的成语非常丰富,尤其是四字成语更是应试考试中的重点,常见的有:各有所长,千奇百怪,前所未有等等。这些成语既有褒义也有贬义,考生要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

3、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4、〖出处〗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

5、解释:指忍不住要发笑。

6、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7、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9、解释: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10、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1、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12、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13、〖释义〗错:交叉,错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14、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7、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8、解释: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19、【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20、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三、高考高频成语及解释200个

1、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2、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3、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5、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搪言·今年及第明年登科》: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例句对大多数人来说,金榜题名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6、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

7、常见的高频四字成语有:一丝不挂、半途而废、不可思议、不屑一顾、不知所措、大公无私、大言不惭、东山再起、风雨同舟、高瞻远瞩等等。在备考高考语文时,适当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成语,可以提高文章的语言水平和得分率。

8、【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9、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10、【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11、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2、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13、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14、高频四字成语

15、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16、〖解释〗比喻相聚饮酒时的欢乐。觥,酒器。

17、“任重道远”和“负重致远”都有“任务重”的意思。

18、【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19、例句:只要走进他们的新居,就会感到,这是一个舒适的休憩处所,更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家园。

20、“负重致远”没有此意,仅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四、高考高频成语及解释300个

1、【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2、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3、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4、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5、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

6、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7、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8、身体力行:亲身经验,努力实行。

9、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10、如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

11、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12、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词性为贬义。

13、【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而不指某时。

14、【身临其境】: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15、甚嚣尘土: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喧嚣一时。

16、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17、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18、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建筑物多而集中。

19、因为高考语文中常常会涉及到成语的应用,而四字成语因为短小精悍、意义深刻,所以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

20、例句:都市宽阔繁华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交相辉映的霓虹灯,令她艳羡不已。

五、高考高频成语及解释100个

1、例句:他的表演应该说是引人入胜的,但略嫌有点阳春白雪的感觉,还没有达到雅俗共赏的水平。

2、【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3、〖示例〗近30年未见的几个老同学齐聚一堂,~,乐不可支。

4、例句:读完这个寓言故事,我忍俊不禁。它太有意思了。

5、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6、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四章:“‘有志竟成’,总有我们的一天。”

7、解释: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8、例句:想当年他所带领的军队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扫大江南北。

9、砥砺前行: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也作“砥砺奋进”。

10、因此,语文压分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式,它不利于学生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发展个性风格。

11、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2、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13、解释:泛指家庭的乐趣。

14、〖示例〗他们~地把多年渴望见面的机会失掉了。

15、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6、有志竟成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17、【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18、例句:他刚取得那么一点儿成绩就自命不凡,真让人反感!

19、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20、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