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在故人家的生活场景。这一句的“话”字含义很深,从全诗的情绪看,这谈话一定是愉快的;故人庄环境的恬静美丽,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安逸,都使诗人产生了共鸣。此时的诗人忘却了仕途的烦恼与都市的喧嚣,沉浸在故人淳朴真挚的友情中。
2、《过故人庄》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4、孟浩然于是离开长安,辗转于襄阳、江南的名山古刹。46岁时,孟浩然第二次前往长安求仕,不仕,政治上的困顿失意,使他在痛苦失望后当年返回襄阳,以隐士终身。
5、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6、《春晓》唐·孟浩然
7、孟浩然生当盛唐,在23岁时隐居鹿门山。25到35岁间,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39岁时科举不中后,孟浩然仍留在长安献赋以求赏识,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
8、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
9、滞留长安不是我心愿,心向东林把我师怀念。
10、《题大禹寺义公禅房》中“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孟浩然的诗歌代表作有:
1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2、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13、孟浩然代表作《秦中寄远上人》、《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4、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15、孟浩然代表作《秦中寄远上人》、《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6、山水田园派以自然山水或农村等自然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1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简单的两句诗就自然而然将故人的热情淳朴、客人的愉悦满意及主客之间亲密无闻的情意,都包含其中了。这主动表示要“还来”与首联“邀”有对比深化之妙,很耐人寻味。
18、孟浩然名句摘抄
19、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0、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杜甫的代表作,以“三吏”合称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以“三别”合称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3、这首诗只描述自己的感受,没有说别的什么意义和感怀,同时,也不依仗什么华丽辞藻。它虽无鲜艳的颜色,但有“真彩”;它不用外饰,而且自然形成。风雨落花,鸟鸣春晓自然而然地呈现一种春天早晨绚丽图景,即此诗所具有的“真彩”。
4、想知道孟浩然风格,就得先了解唐代山水田园派。
5、孟浩然被称为“孟襄阳”,与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孟浩然字浩然,生于唐朝公元689年,孟浩然的诗歌多为五言短篇,题材以隐逸生活和山水田园风光为主,诗风清淡自然,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
6、黄金像烧柴一般耗尽,壮志随岁月逐日衰减。
7、就这首诗看,用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着“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饰”的情趣。
8、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9、《宿建德江》
10、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11、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12、出自唐·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西下,樵夫大多回家了;暮色炊烟里,飞鸟也逐渐回巢安歇了。这两句诗描写黄昏的山林景色,樵夫归去,飞鸟栖息,面对这片祥和宁静的景象,令人顿生超然物外之感。
13、李白的代表作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将进酒》,《望庐山瀑布》,《静夜思》。
14、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15、出自唐·孟浩然《断句》。微薄的云雾,淡淡的飘浮在银河边;清冷的小雨,稀疏地滴落在梧桐上。这两句描写秋夜的清丽淡雅,是孟浩然的名句。
16、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
17、孟浩然的代表作
18、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9、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20、《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晚泊浔阳望庐山》、《送王昌龄之岭南》、《秦中寄远上人》、《夜归鹿门歌》、《岁暮归南山》、《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清明即事》、《送杜十四之江南》、《洛中访袁拾遗不遇》等。
1、《春晓》诗人抓住一瞬间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2、“纵观孟诗,其诗风之淡,大致有三:一为思想感情的淡,没有激切的情绪的流露;二为诗意表现的淡,没有浓烈的诗意的展示;三为语言色彩的淡,没有绚丽色彩的描绘。
3、他和张说交谊甚笃。传说曾应张说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孟浩然惊避床下。张说不敢隐瞒,玄宗命出见。
4、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5、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8、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0、《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过故人庄》
12、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13、盛世求仕不得,万念俱灰,于是诗人就寄情于山水之间,陶醉于美丽的大自然之中。因而他的山水田园诗显现着一种质朴的自然美,始终保持着自然美的诗歌境界。
14、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15、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16、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17、《秦中寄远上人》唐·孟浩然
18、韩愈的代表作有《春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9、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2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写景,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春风春雨,纷纷洒洒。
2、黄昏里吹来萧瑟凉风,听晚蝉声声愁绪更添。
3、天边树如荠,江平洲如月。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5、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6、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7、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8、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9、《送朱大入秦》
1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1、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12、鲁迅先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13、出自唐·孟浩然《题义公禅房》。见到莲花如此的洁净,才知道它虽然出自淤泥之中,但却没有半点污垢。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应保持高尚的节操。
14、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
15、孟浩然代表作有很多,大家最为熟悉的有:《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
16、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17、孟浩然经历对风格的影响
18、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19、孟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20、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1、本想长久地归隐山林,又苦于无钱举步维艰。
2、《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故人庄”的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近景,绿树环合,幽雅恬静;下句是远景,村后青山迤逦伸向远方,又表明这田庄与外界紧紧相连,这一幅绝妙的青绿山水面,让人心往神驰,浮想联翩。
5、陶诗不为时人所重,唐代田园诗派兴起,奠定其地位,赵宋以后陶渊明备受推崇,确立了一流大家的地位。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6、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7、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
8、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9、“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如叙家常,显得轻松自然。“黍”是田中所收,“鸡”是家中所养,二者正契合“田家”二字。又因为“鸡黍”是田家美食,只具鸡黍而无其他,不讲虚礼与排场才是至爱亲朋之间感情自然的表现。
10、总结:像《过故人庄》《春晓》一样,孟浩然的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闲情逸致。房日晰在《略谈孟浩然诗风的清与淡》一文中对孟浩然的风格归纳得就很好。
1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12、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13、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他们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1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7、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18、我们来看诗人的一首轻快的描写田园生活的小诗《过故人庄》。
1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0、《宿业师山房诗丁大不至》中“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