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问答

疫情致入睡时间延迟,疫情睡眠

时间:2025-02-09 16:31:51 科普问答

疫情致入睡时间延迟,疫情睡眠现状解析

随着疫情的蔓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睡眠质量的下降成为了许多人的共同困扰。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疫情对睡眠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1.环境因素与睡眠质量 环境条件也是影响睡眠潜伏期的关键因素。一个安静、舒适、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放松身心,缩短入睡时间。相反,嘈杂、明亮或温度不适的环境则可能使人难以入眠。

2.睡眠时长与质量 受访者中28%的人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64%的人睡眠质量欠佳。“00后”平均入睡时间为00∶33。年轻人睡眠不佳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因压力与杂念而“睡不着”,大多数人长期从事伏案工作,导致精神紧张;另一方面,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作息不规律。

3.电子设备与睡眠 避免在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蓝光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饮食调整也是关键。首先注意控制饮食时间,晚餐不宜过晚,最好在睡前2—3小时进食,避免睡觉时肠胃还在消化食物,影响睡眠。其次选择合适的食物,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助于睡眠,如温牛奶、坚果、燕麦等。

4.“碎如二维码的睡眠” 碎如二维码的睡眠”指的是现代人因工作、生活压力、不良生活习惯或环境因素导致的睡眠呈现出不连续、频繁中断的状态。这种睡眠模式的特点是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早醒难以再入睡,以及白天嗜睡或精神不振。

5.睡眠负债与缺觉信号 自然醒的睡眠时长-工作日的睡眠时长=4,即每天负债2小时。平时出现以下几种表现其实是身体释放的“缺觉信号”:①倒头就睡。经常躺下后5分钟内就入睡,可能存在严重睡眠不足。②更易冲动。缺觉影响大脑前额叶皮层,该区域主要负责判断、冲动控制、注意力。③健忘。

6.最佳睡眠时间与睡眠报告 最佳睡眠时间”出炉:每天睡7小时,22:00~22:59是最佳入睡时间点。中国睡眠研究会近段时间发布的一份睡眠调查报告显示,过去10年国人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中国3亿人有睡眠障碍,调查结果显示收入越高睡眠越少。特别是过去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虽然大部分人在家的时间多了,睡觉的时间也多了,但人们的整体入睡时间延迟了2到3个小时,对睡眠问题的搜索量也增长了43%。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疫情对睡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为了改善睡眠质量,我们需要从环境、生活习惯、饮食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关注自己的睡眠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睡眠问题,对于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