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祝福语

文明修身立志成才名言警句 【推荐62句】

时间:2025-02-22 21:39:10 祝福语

一、文明修身立志成才名言警句大全

1、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2、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3、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笑语,我们的祝福,无尽的爱意。——杏林子

4、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世界乎。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6、知了的吟唱为何使人厌烦?因为它只会重复自己的名字。  

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10、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谢觉哉

11、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林宽

1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3、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14、活着的时候,疑虑牵挂着死;死的时候,又眷眷恋栈着生。无怪乎有太多的人一生都活得不安然,活得好累。——杏林子

15、《诫子书》中的励志名言:

16、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罗

1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8、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1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2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二、文明修身立志成才名言警句简短

1、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2、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3、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4、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左拉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7、人们似乎每天在接受命运的安排,实际上人们每天在安排着自己的命运。

8、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9、三立德当先,修身岂为名传世;百家儒在首,治典尤需爱及人。

10、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汪国真

11、落叶——树叶撒下的泪滴,既已落下,何须再弯腰拾起;与其肩负苦涩的回忆,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

1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13、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14、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15、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16、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特莱斯。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19、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20、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三、文明修身立志成才名言警句有哪些

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3、扭曲的身影,企望太阳光来赐予正直,那是徒劳的。

4、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5、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

6、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海涅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1、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兹

1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13、君子修道立德,不因窘困而改节。

14、如果你曾经把失败当成清醒剂,就千万别让成功变成迷魂汤。

15、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17、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18、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19、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20、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四、文明修身立志成才作文500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