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与“景物”无关。
2、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3、常被误用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4、安居故乡,不愿轻易迁往别处。
5、形容人口吃。
6、原形容箜篌的声音高亢激越,惊天动地。后多用来形容文章、议论不同凡响或事态发展出人意外。
7、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8、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属望文生义。
9、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10、师心:以自己的心意为师,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11、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也形容本领大,技艺高超。
12、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13、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14、易被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15、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16、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
17、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18、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19、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20、常被误解为反义。
1、常被与“无可非议”误用。
2、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3、闻风而动[wénfēngérdòng]: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4、易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5、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6、常被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7、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8、常与“息息相关”误用。
9、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10、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11、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12、指一人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13、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14、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15、“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16、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17、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18、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19、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20、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1、易被误解为“没有成功”。
2、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3、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4、烦琐得让人受不了。
5、常被误解为经营不善,很萧条。
6、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7、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代人处事的心机。形容人坦率真诚,没有心机。
8、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
9、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10、常被误用为刮风多、下雨多。
11、过分夸赞的言辞。
12、其罪行之大,即使杀了都不能抵偿。
13、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14、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5、糟糠: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16、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7、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8、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19、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20、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1、常误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关系之间。
2、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3、易被误解为缺乏整体观念。
4、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5、常被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6、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7、常被误用于形容客观情况之危。
8、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9、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10、常被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11、常被与“无可厚非”误用。
12、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13、常与“不厌其烦”误用。
14、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惨淡,指费尽心力。
15、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16、常被误用于表示气势宏伟。
17、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8、常被错用于中性评议。
19、斜着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
20、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1、常被用于形容其他事物。
2、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3、常被误用为褒义。
4、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5、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6、出自《诗·幽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是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7、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8、常被误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
9、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0、不能被写作“昨日黄花”。
11、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12、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13、形容书籍极多。
14、常被误解为“危险”的意思而误用。
15、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16、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17、不可与“不翼而飞”混淆。
18、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俭朴。
19、常被误用形容水平、成绩等。
20、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