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2、夜觉昨非,今悔昨失。
3、译文:做得多而做好的少,还不如专心做好一件。
4、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5、人处患难之境,如香草之受压榨则芬芳愈烈。——西培尼士
6、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耳。
7、一样大。比喻人的认识受生活条件的限制,也说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能因未被某些人所认识而否定其存在,告诫人们应开阔视野,力戒片面性。
8、译文:习惯于闲散的生活,就会变成懒惰;懒惰惯了,就会得病.
9、人生居世,触途牵絷。
10、译文:学习是使人增长知识,明白通达道理。只有天才才能出类拔萃,当将领就暗合于孙子、吴起的兵法;执政者就同于管仲、子产的政治素养,像这样的人,即使不读书,我也说他们已经读过了。
11、书籍是朋友,固然没有热情,但长短常忠实。——雨果
12、兀若枯木,泊若穷流。
13、施而不奢,俭而不吝。
14、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5、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6、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郑秀芳
17、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
18、人生难得,无虚过也。
19、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培根
20、译文:一个人学问如果不好,勤奋积累,慢慢地也会渊博起来。
2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2、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腊烛的灯笼。——托尔斯泰
23、译文:人在世一生,到处都有牵挂羁绊。
24、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炬。——雨果
25、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26、译文: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
27、巧伪不如拙诚。
28、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29、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30、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31、译文:奸巧伪诈不如笨拙而诚实。
32、译文: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
33、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34、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35、成功的关键在于相信自己有成功的能力。——拿破仑·希尔
36、多言多败,多事多患。
37、译文:阻止俗人的打架争吵,那尧舜的教导,就不如妻子的劝解。
38、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茅盾
39、译文:《礼记》上说:'欲不可以放纵,志不可以满盈。'宇宙还可到达边缘,情性则没有个尽头。只有少欲知止,立个限度。
40、译文:住在山区的人,不相信竟有鱼会像树一样大;生活在海上的人,不相信竟有树会像鱼
41、译文: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节俭而不吝啬。
42、译文:人在幼年的时候,注意力高,容易专心,长大成人就不这样了,精神涣散,难以专心,所以需要在幼年的时候对人进行教育,千万不要从过这个大好时机。
43、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44、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少欲知足,为立涯限。
45、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46、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培根
47、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48、译文:父亲长兄是不能够长久依靠的,家乡也不是可以常保安定而不遭战乱的,将来有一天,漂流离散,就没有人来保护你了,要求助于自己。民间流传的谚语:有数以万计的巨额财产,也不如拥有微小的技能在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9、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5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