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语录大全

曹操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骥 【推荐42句】

时间:2024-06-20 14:03:04 语录大全

一、曹操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骥是

1、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临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

2、也比喻杰出的人才

3、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5、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7、“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8、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9、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10、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1、做人民的老黄牛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担当。

1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这句话出自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4、骥是一个汉字,读作jì,本意是指好马,一种能一日行千里的良马,喻贤能,《论语·宪问》有记载: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16、老骥伏枥的枥指的是:马槽或养马的地方。

17、这就是一个成语。

1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一句诗歌,顶多算是一个历史故事,请悉知!

19、老马虽然低着头吃着槽里的糠,但志气千里无疑;英雄虽然已为老人,但壮志雄心依然存在词目老骥伏枥释义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

20、“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作者从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否定了神龟、腾蛇一类神物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二、曹操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骥指

1、从马,冀声。按左传,冀之北上,马之所生,是冀亦兼会意。本义:好马;良马)

2、我们一般把老黄牛比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鲁迅先生有句名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里的“孺子牛”就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象征。还有一句名言形容老牛是:“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更是把牛的品格描绘得淋漓尽致!

3、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临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曰:

4、返回军营之后,曹操仍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北方的袁绍、蹋顿虽然已讨平,南方的孙权、刘备却仍然各雄踞一方。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实现。这时的曹操已是五十三岁的人了,但历史的重任肩负在身,统一祖国大业的使命仍在召唤着他。想着想着他激情难耐,豪情又起,大踏步跨至案前,挥笔写下:

5、现在我来说下这个历史故事:

6、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9、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志”指的是:雄心壮志。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出自东汉末年曹操的《龟虽寿》。

11、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12、眼见如此壮丽的景色,曹操不禁又诗兴大发,脱口吟道:

13、这两首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诗人认识到了人的生老病死,却不消极,他要用建功立业来弥补人生这一憾事。

14、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意思是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16、中秋刚过,曹操便令班师回朝。大军经过十多天的艰难跋涉,终于走出了满目荒凉的柳城,来到了河北昌黎。这里东临碣石,西邻沧海。曹操屹立山巅,眺望大海。这时夕阳西下,碧海金光;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近处的海浪又滚滚向前……

17、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8、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诗人认识到了人的生老病死,却不消极,他要用建功立业来弥补人生这一憾事。写的是曹操自己。

20、典源出处曹操《步出夏门行》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曹操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骥怎么读

1、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2、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而“老骥”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