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成语欺人自欺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2、【解释】:《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3、成语不欺暗室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4、【举例造句】:知县生平不欺暗室,既读孔、孟之书,怎敢行盗跖之事?
5、成语掩目捕雀指自欺欺人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6、成语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7、自欺欺人【拼音】:zìqīqīrén【解释】: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举例造句】:有人说中国的实业就会借此促进,那是自欺欺人之谈。
8、成语欺软怕硬春秋时期,宋襄公很想学齐桓公那样成为诸侯霸王,先是扶植公子昭回国即位成齐孝公,然后召集曹等小国在宋国开会,杀掉公子子则,请出楚成王召集其他诸侯在宋国开衣裳之会。在会上楚成王凭着自己的武力当上霸主,欺软怕硬的宋襄公自认倒霉...
9、二、欺人自欺释义: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白话释义:通过对自我欺骗欺骗人,说:‘欺骗别人也这样欺骗自己,这又是自我欺骗的人。示例:可这些终究只是愚人自愚、欺人自欺。
10、成语窃钟掩耳掩:遮蔽,遮盖。从事钟时堵上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11、“一厢情愿”、“叶公好龙”也有点这个意思的。
12、成语以大欺小以:凭借。凭借自己强大去欺负弱小群体。
13、【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14、欺人自欺【拼音】:qīrénzìqī【解释】: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举例造句】:即使表面上搽着“抗战”的保护色,终究是欺人自欺,一无是处。
15、成语以强欺弱以:凭借。凭借自己强大去欺负弱小群体。
16、【举例造句】: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
17、成语无欺暗室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18、四、盗铃掩耳释义: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出处:清伤时子《苍鹰击戕藩》:“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卖国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白话释义:你看他盗铃捂住耳朵欺骗天下,卖国甘心作皇帝,有什么商量。示例: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盗铃掩耳的事情。
19、一、自欺欺人释义: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白话释义:通过对自我欺骗欺骗人,说:‘欺骗别人也这样欺骗自己,这又是自我欺骗的人。示例:不承认这是动机,是一种强烈的动机,完全是自欺欺人。
20、自取其辱:指自己做了过分的事情而招来侮辱。
1、【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军败于当阳,詈穷于夏口,亘亘求救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
2、用得较多的“自己骗自己”的成语大约就是“掩耳盗铃”了,其实“自欺欺人”也是一个成语。“一厢情愿”、“叶公好龙”也有点这个意思的。
3、【解释】: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4、掩人耳目: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5、成语倚大欺小凭借自己强大去欺负弱小的人
6、【举例造句】:即使表面上搽着“抗战”的保护色,终究是欺人自欺,一无是处。
7、五、塞耳盗钟释义: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白话释义:百姓有偷到钟的,想要背着它逃跑,那钟大不可背负。以椎诋毁他,钟发出很大的声音。怕别人听见他而抢夺自己,于是就捂着自己的耳朵。示例: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塞耳盗钟的把戏罢了。
8、【解释】:说大话欺骗人。
9、成语塞耳盗钟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10、成语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11、用得较多的“自己骗自己”的成语大约就是“掩耳盗铃”了,其实“自欺欺人”也是一个成语。
12、这样的四字成语有很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个:
13、【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14、自欺欺人_成语解释【拼音】:zìqīqīrén【释义】: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15、成语掩眼捕雀指自欺欺人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同“掩目捕雀”。
16、自欺欺人、欺人自欺、掩耳盗铃、盗铃掩耳、塞耳盗钟。
17、自欺欺人[拼音]zìqīqīrén[释义]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18、掩目捕雀:指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19、掩耳盗铃: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20、成语掩耳偷铃指自欺欺人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掩耳盗钟”。
1、【解释】: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2、自欺欺人《俗语佛源》中关于自欺欺人的解释是:用自己都未能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3、【解释】: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4、大言欺人【拼音】:dàyánqīrén【解释】:说大话欺骗人。【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军败于当阳,詈穷于夏口,亘亘求救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举例造句】:弟向来猖狂自恣,大言欺人,中实无有。近始追悔昨非,略思究竟实学。
5、【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6、成语塞耳偷铃指自欺欺人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7、【举例造句】:有人说中国的实业就会借此促进,那是自欺欺人之谈。
8、盗钟掩耳: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9、【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10、【解释】: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11、表示明明是自己的错却推说是别人的成语有很多,比如倒打一耙、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贼喊捉贼、反戈一击、反咬一口、倒戈一击、混淆黑白、指鹿为马等。
12、【解释】: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13、【解释】: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14、【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15、【举例造句】:弟向来猖狂自恣,大言欺人,中实无有。近始追悔昨非,略思究竟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