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甄嬛与皇上一块剪蜡烛时,念了一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人想象自己与妻子团聚,秉烛夜谈,剪西窗残烛,听巴山夜雨的情景。
2、可是陵容呢,甄嬛这样帮她,虽不求她感恩戴德,但也不能狠毒至此,一而再,再而三谋害甄嬛。
3、槿汐实话实说,开始效忠小主,其中是有几分纯元皇后的仁慈,但后来是因为小主自己。槿汐还解释说,自己虽然是宫里的老人,但从未侍奉过先皇后,只是有幸得到过纯元皇后的一次垂怜罢了。由此可见,她对纯元并不熟悉,只见过一面得到一次帮助,所以记得纯元皇后这个人,对服饰并没很深的印象。
4、众小主:谢皇后娘娘
5、皇后在剧中很有国母的风范。在前30集中,皇后无论和谁说话,都保持着平和的微笑,那几乎不间断的笑之间,你能感觉到某些瞬间的各种变化,在和华妃对话的微笑中,你能感觉出那笑中有泪的苦楚,看得人酸酸的。
6、剪秋:是娘娘
7、也许甄嬛可能到死都不知道:其实皇后每天的都戴花,就是为了能够让皇上再多看她一眼而已。但让我们感到可悲的是,无论皇后头上戴何物,雍正都不会多看她一眼。雍正皇帝的心里根本没有她,她也从未在皇上的心中逗留过。
8、贱人就是矫情,本宫最瞧不得这副狐媚样子。
9、最终给我们留下了“人间富贵花”华妃这一经典形象。“今年的枫叶好像不够红啊”“贱人就是矫情”等台词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口头禅。
10、你试过从天黑等到天亮的滋味吗?
11、甄嬛在和皇上相识以后,许下“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愿望。意思是只愿得一人心,白头到老不相忘。“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出自《白头吟》,相传为汉代才女卓文君所作,卓文君听闻丈夫司马相如有纳妾之意,作《白头吟》,表达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司马相如看了之后,感到非常惭愧,从此便打消了想要纳妾的念头。然而身在后宫的甄嬛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这个愿望了。
12、颂芝打翻皇后赐给华妃的牡丹卷,是在华妃第一次出场的时候。
13、而甄嬛传中片头曲的花是梅花,代表着甄嬛梅花的花语是坚强高雅,一如甄嬛的才情与傲骨,除此外,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其他人物也有相对应的花,如皇后,她的花是牡丹六宫之主,母仪天下,理所当然是母担当得起花中之王四个字。
14、做衣如做人,一定要花团锦簇轰轰烈烈才好。她就是这样子的女子。
15、华妃正言对颂芝说:“你是我的家生奴才,还如此不懂规矩。要是皇后不能饶你,我也不会饶你。”
16、其三:皇后戴花是为了让自己更有魅力。后宫其他妃嫔戴的头饰都是假花。只有皇后是用鲜花装饰自己的头饰,这点自然就超越其他女人。而人老珠黄的皇后,自然是比不过一茬又一茬的年轻女子,所以她只能在装饰上下功夫,更加的用心,而这鲜花也是为了增添女人的魅力。
17、是第22集华妃:说起薛丁山征西,倒不得不提这樊梨花了,你说这樊梨花,千方百计地讨夫君喜欢,可是她夫君只真心喜欢别人,休了樊梨花三次,本宫若是樊梨花,宁可下堂求去,总比眼睁睁看着夫君人在心不在的强。
18、华妃:沈妹妹一张小嘴倒是挺甜的,不过说到国色天香。这不是形容皇后的词吗
19、第36集-第37集,甄嬛提议皇上复位华妃,也是为了进一步铲除吧,安陵容告诉眉庄是甄嬛劝皇上的,眉庄不相信,说若是嬛儿做的她自会跟我说,没有跟我说,就不是她做的,外面的闲言闲语做不得数。
20、一个女人明知得不到自己丈夫的疼爱,但每天还花费心思打扮自己。而最终换来的却是孤独和寂寞。所以说皇后的内心都是“试比天高”的。我们从皇后的衣食住行中,都可以看到“洛阳花”,这些高贵的花种都是在暗示皇后那颗“居高自傲”的内心。
1、六宫妃嫔在皇后处观赏牡丹时,华妃说牡丹是粉红色,不及芍药正红色,皇后依然毫无招架能力,多亏甄嬛及时解围,念了一首儿时读的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在剧情的最后:甄嬛再一次身怀龙裔的时候,太医莅临告诉她此胎不保。甄嬛为了扫清最后一道障碍,扳倒皇后。暗自决定利用腹中不保的胎儿算计皇后,让她倒台。
3、但是相信我们都注意到:皇后两鬓总是戴着一朵花。而且皇后清晨起来睁开眼时,就要看到自己的床单被褥上都印满了“洛阳花”。代表的意义就是:高尚奢华,雍容华贵。所以皇后每天都希望看到这些花,因为这些花能让皇后对自己的身份倍感高贵,引以为荣。
4、有些故事即使以悲剧收场,仍旧值得回味。
5、江福海:太后娘娘说新小主入宫时喜事,众位的心意也都知道了。太后要静心礼佛谢娘娘和众位小主,就不用去康寿宫请安了
6、六宫一起听戏的时候,安陵容被华妃嘲讽,甄嬛出来解围,念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出自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题记,意思是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因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因为情而生。《牡丹亭》描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的爱情故事。
7、颂芝跟了华妃这么多年,华妃在想什么,颂芝自己心里也清楚,自然心领神会地把食物“端洒”——故意摔了盘子。
8、你瞧,月亮注定是要西沉的。
9、皇后:妹妹现在的年纪还用不到翡翠,内务府挑给你的翡翠,颜色自然会青嫩些。可话说些来妹妹你都如此哪里还会有更好的翡翠呢
10、笔者认为在现实中
11、华妃不让皇后身边的剪秋端,而让自己身边的颂芝端。
12、综上所述,崔槿汐并不是知道衣服是纯元皇后的,故意不告诉甄嬛的,她对甄嬛其实还算衷心,在后来甄嬛被赶出宫,又重返皇宫,都是她不离不弃。所以,对槿汐而言,甄嬛的荣辱与她息息相关,她不可能知而不报的。
13、自己的下人做错事应该自己先教训,华妃却特意强调颂芝的背景,把是否处理颂芝的皮球踢给了皇后。
14、齐妃:华妃妹妹还得这么晚,是不是身体有什么不适啊
15、夕颜,只是开一夜的花,就像有些不为世人所接受,不能见光的事情,可有些事情再不为世人所接受,再不能见光,照旧会在心里枝繁叶茂,永不凋零。
16、皇后:皇上连日忙于朝政,难免会疏忽妹妹,所以要格外疼妹妹一些。今日既与诸位新妹妹相见,往后咱们也多几个做伴之人了
17、众嫔妃:是臣妾告退
18、江福海:众小主参见华妃娘娘
19、江福海:众小主向皇后娘娘行叩拜大礼
20、在最后皇后哭着像皇上说“有谁能够看着自己深爱的男人,与别的女人恩爱生子啊。可见她对皇上的爱却是最真挚感人的。只是她的手段太残忍毒辣。
1、只见华妃瞬间表情就变了,一蹙眉,然后凌厉的一抬眼就走了。我觉得演技超给力!
2、这几日御膳房像流水似的往你那送吃食,这吐了又吃,吃了又吐的,可不恶心个没完。
3、不许给不许给什么都不许给!
4、颂芝一出场就打翻了点心碟子,谁都看出来是故意的。
5、华妃什么反应呢?
6、在甄嬛从甘露寺回宫之后,到景仁宫给皇后请安时,两人的对话就是暗地较劲。当时宫女就端进来了一些鲜花,说是请皇后娘娘戴花。皇后次时用余光看了甄嬛一眼,而甄嬛也没有含糊,聪慧的甄嬛一眼看出皇后的用意。所以甄嬛直接拿起一朵花,帮皇后戴在了发髻上。
7、皇后:妹妹平身吧
8、甄嬛:嫔妾碎玉轩常在甄嬛参见华妃娘娘
9、这就透露出一个信息:
10、华妃:皇后果然节俭
11、吉服缝制非常考究,是由几名织工以金银丝线织就,所用丝线只能够织这一件,如果要缝补,就得大张旗鼓找线找女工,并且时间上也来不及,需要两三天才能补好。为了赶时间,内务府的姜总管就拿来了皇后的一件旧衣。甄嬛穿上后,崔槿汐之所以没有告诉甄嬛,这是纯元皇后的旧衣,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12、华妃的骄傲或多或少是由她的服饰透出来的,第一次出场华妃就梳着华丽到不能再华丽的发式,纵使后来甄嬛盛宠也不及她。
13、众嫔妃:给华妃娘娘请安
14、槿汐与纯元仅有一面之缘,谈不上熟悉,所以想不起来也是情理之中甄嬛因为误穿纯元皇后的旧衣,令皇上大怒,并责令她当众脱下衣服,妃位也免了。悲痛欲绝的甄嬛问槿汐,对自己那么忠心是不是都是因为,自己和纯元皇后长得有几分相似。
15、皇后:妹妹们今天都来得这么早,在宫里面的生活还习惯吗?
16、后宫《甄嬛传》中皇后宜修可以说是十分的阴险狠辣。但是她的狠辣和跋扈的华妃不同。华妃的狠辣是出于嫉妒,皇上宠爱谁,华妃心里就会十分的嫉恨谁。而对于皇后而言,只要你不妨碍她在后宫的地位,她自然就不会对你下手。所以只要宫中谁怀上了皇上的孩子,她就会对谁下手。
17、本宫没能扳倒你,是本宫的疏忽,怨不得旁人。我倒要看看,这后宫的人最畏的,到底是我年世兰,还是你甄嬛!
18、华妃:也是总觉得这翡翠老气了些臣妾不配戴若皇后娘娘不嫌弃臣妾就把这副耳环送给皇后娘娘吧
19、甄嬛传里有很多古诗,比如皇后带着众位妃子赏牡丹,夸了一句粉色的牡丹好看,华妃就讥讽皇后,粉色是妾室才用的颜色,皇后很尴尬,甄嬛一句古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替皇后解了围。
20、江福海:端妃娘娘身体抱恙,众小主今儿怕是见不了了
1、华妃:今年内务府送的玉有些浮了一点都不通透这好翠是越来越不多见了
2、华妃的扮演者蒋欣最初并没有获得华妃这个角色,导演给她的是欣常在的角色。但是华妃努力争取,反复表达自己想要出演华妃的决心,并且主动试戏,终于获得了出演这个角色的宝贵机会。
3、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身居什么样的职位,都要谦虚谨言、积极向上。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4、时间太久,想不起来,情有可原。
5、华妃:宫中口齿伶俐之人是越来越多了
6、华妃在皇后面前说话的语气十分傲慢,可谓目中无人,娇横十足,那眼神根本没正眼看过皇后。
7、当崔槿汐看到甄嬛穿在身上特别合适,但还是觉得哪里不对:“看着怎么那么眼熟,好像哪里见过。”因为时间紧急,大家都来不及多想槿汐话里的意思。
8、华妃:哟,光顾着跟皇后说话了都忘了你们还拘着礼呢起来吧
9、别人帮你,那是情分,不帮你,那是本分。容不容得下是你的气度,能不能让你容下是我的本事,人是活给自己看的,不是他人的一句话就能左右自己,让自己活出潇洒自我。
10、华妃:倒知道知恩图报,是个有心的人。起来吧
11、“你是皇后又怎样,华妃有的可是皇上的恩宠!”
12、皇后:好今天你们都累了就跪安吧
13、甄嬛、梅庄:谢华妃娘娘
14、华妃一看安陵容没被嘲讽到,又开始挤兑皇后是庶出,皇后被挤兑哑口无言,甄嬛再次站出来解围,道“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高楼塌”,出自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原句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暗讽年家不过一时风光,世事无常,年家现在的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
15、“桐花台冷寂多年只有夕颜依旧繁盛。”
16、只有一个版本,华妃是蒋欣扮演的。
17、夏常在:这个是皇后娘娘赏的料子今日嫔妾特意穿上
18、当皇上送给甄嬛珍贵的珊瑚时,甄嬛便邀请六宫姐妹前来观赏祈福。皇后早有预感怕甄嬛借机陷害自己,不肯去。但甄嬛对皇上说要请后宫位分高的人为孩子祈福。受皇上邀请,皇后不得不去。
19、华妃:沈贵人和宛常在又是哪两位?
20、这是皇上独独赐予臣妾的欢宜香,臣妾日日都用着。
1、梅庄:娘娘国色天香才是真正令人瞩目嫔妾萤火之光何敢与娘娘明珠争辉
2、皇后虽然得到太后留下遗旨“不可废后”的庇佑,保留了皇后的位份。但是在新帝登基之后,甄嬛却让她生不如死。最后皇后争来争去,越是得到了一个那样悲惨的一个结局。
3、皇后有“贤良宽厚”的名声要维护,不会做这个恶人。而且颂芝是华妃的贴身丫鬟,皇后要处置颂芝,就是当面和华妃撕破脸。这时候年家正值气盛,华妃的地位如日中天,皇后明知颂芝心怀恶意,这事儿也只能作罢。
4、我很喜欢华妃和皇后正面交锋,华妃是各种傲娇,皇后是各种绵里藏针。
5、其四:皇后虽然一直都不用香料。但她十分渴望得到自己丈夫的疼爱。香料是每个女人最常用的东西,就像现在我们每天必须化妆一样。皇后每天也需要梳妆打扮,皇后宫里可以用瓜果来代替香料,但是皇后出去的时候总不能手里也拿着瓜果吧。所以皇后每天都在发髻上戴一朵鲜花,实际上是替代了香料的作用。皇后簪花也是为了给皇上留下一个好印象,就是像现在人用香水的道理是一样的。
6、无子嗣是华妃心中的一块痛处,看到后来我们知道,皇后是知道华妃因为欢宜香的缘故不可能有孩子的——明知华妃没孩子,偏偏要补上一刀:说后宫是该好好进几个新人,为皇上绵延子嗣了,暗指华妃再得宠,没有子嗣有什么用?皇后用这话来刺激华妃,显得别外阴损。
7、众小主:谢华妃娘娘
8、年大将军得胜归来,华妃在宫中势头一时无两,便存心叫了安陵容唱曲取乐,甄嬛不忍陵容独去,便带了琴同去,为了帮陵容解围,琴词相和,念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宋代词人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9、皇后听了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尊卑自在人心,芍药再红终究妖艳无格,不及牡丹国色天香。以此反过来取笑华妃。华妃竟哑口无言。
10、借着华妃的威风给皇后难堪,应该是华妃一贯授意如此,她知道华妃会保她——主子没有把皇后放在眼里,丫头自然也是仗着人势,对皇后的不服从也是故意让皇后不舒服的一种行为。
11、皇后:诸位妹妹自然都是聪明伶俐的往后同在宫中,一则要尽力侍奉皇上,为皇家绵延子嗣,二来也要同心同德和睦相处。不得生争风吃醋之事惹皇上烦心
12、《甄嬛传》中,甄嬛册封完莞妃后,正打算穿上华服,去景仁宫向皇上和皇后谢恩,却发现华服破损。
13、皇后当然没办法惩罚颂芝,面对华妃主仆二人一唱一和地求皇后宽恕,看皇后的表情,显然已经习惯了,她肯定知道华妃对自己是不放在眼里的,也不敢对其做什么。
14、笔者认为虽然皇后狠毒,但却是可怜至极的女人,她之所以狠毒,不过是因为皇帝的无情造成的。皇帝那样无情的伤害了皇后,但她却不舍得伤害皇帝。那句“臣妾做不到”,尽显皇后一生的卑微。
15、华妃:沈贵人好雅清宛常在虽然穿的简单了点但难掩姿色皇上真的是慧眼识珠个个走这么出众行了都起来吧
16、怎么可能,才跪了半个时辰就……都怪她不再说身体不适!
17、甄嬛传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于2011年出品的轻装宫斗剧,由郑晓龙指导,王小平编剧,流潋紫编剧,孙俪,陈建斌,蔡少芬,刘华等主演的电视剧,该剧改编自流潋紫所著小说后宫甄嬛传,讲述女主角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代善于谋权的太后的故事。而这么多年,甄嬛传热度经久不散,依旧是值得看的电视剧。
18、众新晋宫嫔:承蒙皇后关怀,一切都好
19、皇后:都起来吧
20、新晋宫嫔给皇后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