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问答

三国演义第20回阅读感想 优选汇总62句

时间:2024-07-25 12:59:34 科普问答

一、三国演义第20回阅读感想20字

1、的时候,朋友心中不仅仅着急,更有气愤,很有可能不再是朋友了。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的确没有同年同月同日死,或许你会认为他们不遵守诺言,但他们是为了蜀国的事业着想,所以才有了“违约”,我们与他们不同,不再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只是完成“我包了”等一些自己找来的任务。

2、曹丕逼曹植七步成诗,曹植不假思索,顺利作出二首诗,其中一首便是有名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潸然泪下。可以看出曹植才思敏捷,同时曹丕为了皇位,连亲兄弟也要杀,可见他心狠手辣,同时又深沉世故。

3、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拔矢啖睛,张绣和贾诩追杀曹操,又联合刘表堵截,曹操虽然吃了败仗,撤退时从容不迫,缓行至安众,挖了一条秘密通道,与张绣刘表对了一阵,然后撤退,扔下不少粮食器械物资,刘表张绣扎下大营,晚上开会,研究明天怎么灭掉曹操,然后乘机夺取天下,这春秋大梦做的,正在高潮,当天夜里,曹操纵奇兵。大破两家之兵,张绣刘表心惊胆战,以为曹兵从天而降,吓的够呛,做梦也没想到。曹阿瞒还有挖地道这一手。

4、其实当你对朋友说:“对不起,我忘了。”的时候,朋友心中不仅仅着急,更有气愤,很有可能不再是朋友了。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的确没有同年同月同日死,或许你会认为他们不遵守诺言,但他们是为了蜀国的事业着想,所以才有了“违约”,我们与他们不同,不再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只是完成“我包了”等一些自己找来的任务。

5、《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

6、其实当你对朋友说:“对不起,我忘了。”

7、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8、刘备为了寻找自己的志向,四处奔波,历经艰辛,最终得到了关羽和张飞的相助,开始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9、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读了《三国演义》第一回,张飞、关羽、刘备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觉得我们现在任与人之间应该遵守承诺,决不可以不做到答应别人的事。

10、我真佩服关羽,那么好的条件,要是我,我估计就投降了。可关羽却没有投降,一直想着哥哥。真是人中豪杰!

11、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

12、赤壁火起,曹操前军分崩,后军大乱。周瑜再分兵绕后袭敌寨,阻援军。曹操见大势已去,弃前军,飞身上马落荒而逃,一路狂奔至乌林以西,方才停马喘息。回首望去,八十万人马,逃至此仅千人,可谓万贯家资,败得只剩铜板。常人受此罹难,必五脏破裂,寻死觅活。

13、有两点感悟:1·关羽义释曹操突出了他的“义”,自古道:忠义难两全。千里走单骑体现了关羽的忠,曹操曾有恩于关羽,这一次释放曹操,就成全了关羽的义,使其形象更加完美高大。

14、献帝回宫谓伏后日:“先受董卓之殃,后遭傕、汜之乱,再受曹之威慑”献帝与伏后父伏完董承设计图操。董承与王子服,西凉太守马腾等密立义状,书名画字。

15、操班师回许都,徐州百姓请留刘备为牧。

16、吴国军队节节败退,但是丞相张悌等人仍作垂死挣扎,怎奈寡不敌众。最终孙皓投降。三国的割据就此画上了句号。

17、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18、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19、读三国演义有感——第十五回

20、三国统一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称帝后的司马炎,再起三路大军,借着吴主孙皓暴政,希望一统天下。朝廷奸臣当道,吴军已经士气甚衰。人民渴望统一。

二、三国演义第20回阅读感想100字

1、云长义士,不顾军令死状,长叹一声,大开华容道,义释曹操。操回大哭,不为百万涂炭生灵,只为郭嘉。其哀嚎曰,奉孝不亡,必不令我颓败若此,众人羞惭不能言。言罢抹掉眼泪,令曹仁等守南郡,自回许昌,整顿军马,誓报此仇。正所谓,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重头在来。多少人,能有此气魄。

2、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3、玄德被吕布打败,往许都投曹操。中途猎户刘安杀妻供食。曹操与陈珪、陈登父子为内应,败吕布,得徐州。操攻下邳,布不听陈宫之计,听其妻与貂婵之言,不出战。布从郭嘉之计,决沂、泗之水,淹下邳城,布恃其有赤免马,沉溺酒色。布部下候成献赤免马给操;魏续、宋献绑吕布迎操兵入城。操泣杀陈宫,缢死吕布。在关羽劝阻下,不杀濮阳战败时已之将张辽。

4、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之第二十四回,这一章主要讲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5、周瑜一方似乎因赤壁的大胜而有些轻敌:“吾弹指可得南郡”,起初以蒋钦等人为先锋直扑南郡,而先锋队却在曹仁的冲击下战败,失了锐气。随后分兵让甘宁取彝陵,想要让南郡变为一座孤城,却在彝陵被曹洪诱敌,“曹纯、牛金兵到,两下相合”,反客为主,将甘宁困在城中,多亏凌统守营据住曹军才夺了彝陵扳回一局。随后在南郡又中了曹操的诱敌之计在南郡城中中箭又败一阵,虽然最终以假死之计战胜曹仁,却也被诸葛亮乘机抢占了荆州。

6、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7、至葫芦口,天降大雨,操军困马伐,腹空如鼓,多有昏厥者。操回首观望,随将仅百余。众人下马卸甲,脱湿衣晾晒。操令军士入乡夺粮,起灶摆饭。想当年,刘备只身逃命,百姓争相送粮,更有杀妻割肉之流,其得民心竟若此。到底施何仁政?书中并未表露。思来想去,最多也就是免税,那也是得益于当时兵少,不需太多口粮。再加上宣传,愚民,哎。回过头来,曹操过于乐观,一声长笑,引出翼德,饭不及吃,又得奔命。

8、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

9、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10、三国演义第二回体会

11、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了我们的友谊能更深,为了朋友永远是朋友,我们一定要把答应朋友的事认真完成,只有这样,我们朋友间的友情才可以更深。

13、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14、第120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15、忠诚爱国:在这一回中,关羽舍命保主,表现出了忠诚爱国的精神。他对刘备的忠诚程度深深打动了读者。

16、从中,我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机智的人,他面对江东的优秀文武十分镇定,用他的才学,对他们一一作答,用自己的行为,让张昭等人心服口服。

17、势不可挡:在这场战斗中,曹操的军队表现出了势不可挡的气势。他们如同铁壁般稳固,令刘备难以攻破。

18、曹操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凭着自己的才智和勇武,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统治者。

19、曹操破了张刘之后,这才大踏步往老巢赶,吕布是只猛虎,手下高顺曹性在半路截杀曹操,正和夏侯惇相遇,曹性一箭射中夏侯惇一只眼晴,夏侯惇拔箭,连眼珠子也拔了出来,大喊一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一张嘴吃了。曹性惊呆了,被夏侯惇冲过去一枪刺透脑袋,当场毙命,真猛将也。

20、做事可千万不能太卤莽,同时也不能对人太仁慈。如果太卤莽的话,就可能会失去许多朋友,如果太仁慈的话,那么被自己帮助过的人就会得寸进尺,使自己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三、三国演义第20回阅读感想50字

1、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2、智者千虑:在这一回中,刘备和关羽的智慧和计谋被充分展现出来。他们想方设法应对曹操的威胁,以智胜过力。这些感悟凸显了人物的特点和情感,在小说中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4、操班师回许都,徐州百姓请留刘备为牧。操领玄德见帝,帝排世谱,玄德为帝叔,刘皇叔于此得名。荀彧谏操图备,操不从。程昱说操称帝,操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操遮天子前迎受群臣将校呼“万岁”之礼。关羽欲斩曹,备阻之。献帝回宫谓伏后日:“先受董卓之殃,后遭傕、汜之乱,再受曹之威慑”献帝与伏后父伏完董承设计图操。董承与王子服,西凉太守马腾等密立义状,书名画字

5、而孙权则是一个相对较为温和的人物,他通过联合各方势力,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江东局面。

6、《三国演义》第二回讲的是:张冀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这一回主要讲了:张飞用柳条痛打督邮,但在仁慈的刘备的劝说下,仍旧停下了,以及何国舅谋诛宦竖。

7、讲的是:有一次,曹操夜袭刘备。刘备三兄弟走散了。关羽被困在一座土山上,曹操派张辽去劝降。关于提出了三个要求一:降汉不降曹,二:用用刘备的俸禄杨二位嫂嫂,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去找他。曹操答应了。曹操对刘备非常好,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有一次曹操给了关羽一匹赤兔马,关羽非常高兴,曹操问为什么,关羽说:“有了这匹赤兔马我就可以早日见到哥哥了。

8、诸葛瑾招安关羽不成,可以看出关羽对刘备的忠心耿耿。

9、随着我们日渐长大,有时也总会答应朋友的事,但我们总会不放在心上,只觉得这是朋友的事,耽误一下没关系。

10、曹操枭雄,如此颓势,竟仰天笑诸葛浪得虚名,不知在此设伏,真大胸怀!其不知诸葛神算,早为其设下三路夺命伏兵。操笑声未绝,四面鼓声大震,赵云带一票人马,斜刺杀出。曹操丢盔弃甲,一语不言,上马就跑。众将拦住赵云,须臾亦鸟兽散逃。

11、鲁肃请诸葛亮到了江东,他上报孙权,孙权让诸葛亮先见一见江东的文臣武将。他们一行人在大堂上见到了江东的优秀文臣武将二十多人。张昭和其他文武都认为诸葛亮是来游说的,就对诸葛亮很不敬,老是用语言侮辱他,可是诸葛亮不生气,十分自然地一一回复。

12、孙权纳周瑜之言,赐尚方宝剑,众人纵有不服,亦不敢言。诸葛从旁审视,发觉孙权虽曰战,胆略怯。遂告周瑜,瑜夜入解孙权之惑。后自忖,给诸葛亮定位,诸葛能人,或为己用,或可杀之。小伙子也蛮聪明,只是想到和做到,两种境界,周郎略差些。

13、至华容道,坑洼泥泞,马陷不能行。不得不佩服曹操,如此逆境,心态仍未崩。皮鞭抽打残军,割草铺路。如此,三军又损其二。如此死命挣脱,眼见活命在望。云长坐赤兔马,提青龙刀,横于路中央。操上前,以昔日恩宠为筹码,但求生路。

14、这三个人物的命运虽然不同,但他们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却让人深深钦佩。

15、曹操领玄德见帝,帝排世谱,玄德为帝叔,刘皇叔于此得名。荀彧谏操图备,操不从。程昱说操称帝,操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操遮天子前迎受群臣将校呼“万岁”之礼。关羽欲斩曹,备阻之。

16、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17、贾诩,老谋深算,从来算无遗策,不知道这回是不是故意不说破,而放走曹操的。

18、读了《三国演义》第20回,张飞、关羽、刘备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觉得我们现在任与人之间应该遵守承诺,决不可以不做到答应别人的事。

19、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20、曹操有头痛的毛病,华佗给他诊治后说要动手术,曹操怀疑华佗是为了给关羽报仇而害他,就杀了华佗。可以看出曹操多疑的性格。

四、三国演义第20回阅读感想怎么写

1、智勇双全:曹操在这一回中展现了他的智勇双全的一面。他利用计谋,巧妙地捉住了关羽,同时也展示出了他的勇猛无畏。

2、勇往直前:刘备和关羽面对曹操军队的围攻,展现出了勇往直前的精神。尽管遭受重重困难,他们依然坚持战斗,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