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问答

论语名言警句100条 集合100句

时间:2025-02-20 20:00:26 科普问答

一、论语名言警句100条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解释: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因为知道自己错了而依然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如此才能更加明智。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处:《论语》

8、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1、老子:“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1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13、解释: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孔子:“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7、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8、解释: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19、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二、论语名言警句100条摘抄

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4、德不孤,必有邻。

5、未知生,焉知死?

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7、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处:论语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言必信,行必果。出处:《论语》

1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4、不迁怒,不贰过。《雍也》

15、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出处:论语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孙子:“敌众我寡,则用智;敌寡我众,则用勇。”以上只是春秋时期部分名言,实际上春秋时期的名言还有很多。希望这些名言能给您带来启示和帮助。

18、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

三、论语名言警句100条简短

1、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食不语,寝不言。

3、管仲:“国有祥瑞,尔思孝矣;国有妖孽,尔思忠矣。”

4、解释: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

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出处:《论语公冶长》

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出处:《论语》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习知识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才能真正掌握。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2、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1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6、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17、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9、解释:活着的事情都还没有弄清楚,怎么知道死后的事呢?

20、解释: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

四、论语名言警句100句

1、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寝不尸,居不容。

6、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7、孔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孟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5、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6、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出处:论语

18、老子:“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19、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0、孔子:“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五、论语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出处:论语

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无论和谁一起相处,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4、子不语:怪,力,乱,神。

5、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出处:论语

6、三思而后行。——《公冶长》

7、不成人之恶。

8、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

1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处:论语

15、孔子:“巧言令色,鲜矣仁!”

1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说,一个有品德的人永远都是开明宽厚的,而一个卑鄙的人则总是忧愁不安。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出处:论语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