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桂园回应禁售,揭开背后的原因
碧桂园作为我国知名的房地产企业,近期因禁售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小编将深入分析碧桂园禁售的原因,以及公司在此事件中的应对措施。1.行业困境与供应链影响 这一行业性的困境不仅对碧桂园自身构成威胁,更波及到整个房地产链条的稳定以及上下游供应商的生存。据统计,碧桂园2022年合作的供应商数量高达33207家,涉及的上万个项目无疑对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存货减值准备与亏损 碧桂园2023年出现较大亏损的原因,主要是计提了相当大额的存货减值准备。存货减值计提是当企业判断存货有价值下跌风险时,为反映真实情况而在财务报表中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财报显示,碧桂园2023年计提了相当大额的存货减值准备,公司在建物业及待售的已落成物业的减值净额达约823.54亿元,这也是碧桂园当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3.营业收入与亏损收窄 2024年上半年,碧桂园实现营业收入约1021亿元,同比下降约54.9%;期内税前亏损约108亿元,亏损额较2023年大幅收窄,主要原因是减值计提已较为充分。
4.信息披露延迟与通报批评 碧桂园因未能按时披露2023年年报,遭到交易所的通报批评。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也让市场对碧桂园的信息披露和财务状况产生疑虑。
5.执行人信息与被执行金额 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新增2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2.6亿余元,被执行人还包括荆门汇鑫置业有限公司、京山新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泗县盈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执行法院为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法院。
6.碧桂园回应通报批评与信息披露 碧桂园方面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回应表示,截至目前,公司仍在全力推进2023年年度报告的编制工作,以期尽可能缩短信息披露延迟的时间。
7.传闻回应与公司债发行 碧桂园回应传闻称,碧桂园地产拟于近期发行公司债,金额约5亿元。
碧桂园禁售事件背后,反映出我国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困境。碧桂园在应对这一事件的过程中,展现了积极的态度和应对措施。未来,碧桂园能否走出困境,重拾辉煌,值得我们持续关注。